跳到主要內容

(一)緣起

本校實施在地文化的扎根課程、戲劇發展、美術創作及文創課程不遺餘力,獲得成果與肯定。故接續第一、第二年子計畫續辦「人與地的對話」希望塑造學校為一所藝術人文並重的創意學府。

這些藝文的力量現在要結合在一起,共同營造「生生不息」子計畫。第三年中本子計畫肩負承先啟後之責任,在十二年國教開始實施之際,教師專業就是不可缺的一環,因此我們希望持續推動教師學習社群和學生的特色課程,讓楊梅高中的學生能對在地文化產生認同與參與,對於藝術潛能可以獲得開發與展現,學生能夠適性學習,獲得全方位提升與發展。

延續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概念,在第三年的優質化計畫中我們仍然訂定 3 個分支計畫並在各分支計畫中根據評核指標及經費效益等調整比重。

(1)人與地的對話:推動在地文化鄉土教育,培養學生本土文化的認同感。

(2)啟動藝術密碼:持續推動藝文教育,提升學生自信心,進而適性發展。

(3)建構綠藝校園:改善校園人文藝術環境佈置,以達境教功能。

 

(二)依據

1. 101  3  30 部教授中()字第 1010506350B 號函。

 

2.本校 101  4 月於優質化討論小組議決通過「本校參加 101 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乙案。

 

(三)三年子計畫目標、實施策略與整體效益評估

1.三年子計畫目標

 

(1)擴大推動在地文化鄉土教育,使學生了解楊梅高中所在地的文化,

養學生具備學校本土文化的認同感,並實踐個人環境生命的責

任。

(2)推動藝術創意教育,藉由戲劇、美術及創造力之課程參與、成果發表,

提升學生自信心。

(3)建構綠藝校園,佈置校園人文藝術環境,進而發展境教功能。

 

2.實施策略

 

(1)持續透過辦理教材研討會議,教師擬訂發揮本校特色及學生適性發展

教材,開設課程使學生參與課程實施,並辦理成果發表,使學生能展

現成果。

(2)建構教材及影音分享平台系統,將計畫之相關教材、成果利用此平台

網路分享。使此平台發揮教師專業成長歷程、學生活動學習歷程之紀

錄評估系統。

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3.整體效益評估

透過資源整合及運用,改善校園學習環境,教師能發展本校特色課程,研擬適切的教學策略,並能有效掌握學生學習成效,學生能適性發展,展現成果、肯定自我。

 

(四)第三年子計畫目標、實施策略與整體效益評估

        1. 第三年子計畫目標

1.依據第一期程建構之「人與地的對話」課程擴大對高一、二學生辦理以建立學校特色。

2.增加「人與地的對話」志工人數培養學生解說與表達能力,讓學生展現學習成果。

3. 實施「文學創作課程」,加強語文專班學生文學創作能力。

4. 結合文創編撰屬於梅高的「綠藝校園植物地圖」並配合「人與地的對話」課程,為生態扎根。

5. 建構教材及影音分享平台系統,作為教材、成果提供分享平台,作為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記錄及評估系統,並記錄學生活動之學習歷程。

2.第三年子計畫實施方式

 

1-0 定期召開計畫 A 之「生生不息學習社群」會議,推動各項計畫工作。

1-1 舉辦「人與地的對話」教材內容研討會,集合校內教師、及地方耆老,修訂教材內容。

1-2 辦理「人與地的對話」校內學生導覽活動,針對教材中之地理人文風情,訓練學生獨立導覽。並成立「人與地的對話」志工為社區服務。

2-1 辦理藝術創作、文創課程架構研習營持續推動國文文創課程與社群。

2-2 實施文創課程,在一年級語文專班實施「現代詩教學、創意書寫、小論文分組製作」課程,在二年級語文專班實施「現代散文深究」進階課程。

2-3 辦理美術創作競賽、文創課程競賽,徵集學生優秀作品並且編印

成冊。

2-4 辦理美術深化課程成表發表會、文創課程成果發表會及戲劇公

演。

3-1 舉辦「建構綠藝校園」工作討論會規劃藝文走廊展覽。

3-2 實施「人與地的對話」,校園植物地圖教學使教師能融入教學,學生能認真學習認識校園植物,並舉辦比賽增強學習動機及效果。

3-3 建構教材及影音分享平台系統,提供學生線上學習的機會,並可分享學習在地人文教材。

 

3.預期效益(*為檢核工具)

1-0 定期召開計畫 A 之「生生不息學習社群」會議,推動各項計畫工作之重點,其間能夠落實執行與自我控管。(*社群會議紀錄、*三年重點計畫、*執行進度表)

 

1-1 舉辦「人與地的對話」教材內容研討會,集合校內教師、國中小教師及地方人士,修訂教材內容。 (*討論會議紀錄、執行進度表)

 

1-2 辦理「人與地的對話」實察體驗教外教學課程,並具成效。(*於綜合活動課程安排實察體驗並製作學習單、辦理心得分享會等活動)

 

2-1 辦理藝術創作、文創課程架構研習營持續推動國文文創課程與社群。(*討論會議紀錄、工作重點表、執行進度表)

 

2-2 實施文創課程,在一年級語文專班實施「現代詩教學、創意書寫、小論文分組製作」課程,在二年級語文專班實施「現代散文深究」進階課程。(*討論會議紀錄、工作重點表、執行進度表)

 

2-3 辦理美術創作競賽、文創課程競賽,徵集學生優秀作品。

(活動照片、學生參與狀況統計表、競賽成果)

 

2-4 辦理美術深化課程成表發表會、文創課程成果發表會及戲劇公演(*活動照片、學生參與狀況統計表)

 

2-5 辦理文創課程研習營課程。(*活動照片、學生參與狀況統計表、回饋單)

 

3-1 進行「建構綠藝校園」工作討論會規劃藝文走廊展覽。(*藝文走廊完成照片、學生使用回饋單)

 

3-2 實施「人與地的對話」,校園植物地圖教學使教師能融入教學,學生能認真學習認識校園植物並舉辦比賽增強學習動機及效果(*完成校園植物地圖、教師使用情形統計、學生使用回饋單)

 

3-3 使用建構之教材及影音分享平台系統,開設課程(*系統架構、平台課程之值與量)

 

4.受益對象

本子計畫受益對象包含全體學生,課程內容著重於使學生從多元學習中,發現學科領域之外的豐富知能,以達優質化目標

 

5.社群建構與運作模式

 

1團隊建構:

延續本校優質行政及教師團隊之合作模式,本子計畫包含了國文科、社會科、藝能科教師,結合校內外資源,要打造學生適性學習的優質環境。透過社群的力量,讓相關學科的教師能充分參與、共同成長。國文科、社會科、藝能科教師不僅要開發創意課程,更要自編課程教材,期能將課程作為學校之特色課程、永續發展。

 

子計畫團隊架構及任務分工如圖 6 所示:

image

6103年子計畫A生生不息計畫社群建構圖

 

2)任務分工:

 

(A)召集人由圖書館主任擔任,統籌計畫之進行,定期召開「生生不息社群」會議,適時檢討並考核計畫進度及發展方向之正確性。

 

(B)人與地的對話,由校長秘書及社會科科召集人擔任小組組長,帶領地理科和歷史科、公民科教師組成之紅土生命工作坊,設計課程、進行實察、編訂教材、設計導覽手冊、訓練導覽志工、成果發表。

 

(C)啟動藝術密碼,由邱逸華組長、陳俞汶組長擔任小組組長,帶領國文科和藝能科教師組成之社群,美術創作、文創課程之課程內容,編訂課程教材,辦理各種研習營,實施成果發表。

 

(D)綠藝校園,由邱逸華組長擔任小組組長,結合人與地的對話和啟動藝術密碼所得之師生作品、教學和學習成果,佈建藝文走廊。採購教材及影音分享平台系統,作為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記錄及評估系統,並記錄學生活動之學習歷程。

 

3團隊運作模式

 

本計畫之三個小組各自分工、互相支援。本子計畫召集人負責協調各小組,各組組長擔任監督及檢核工作,各科教師(社群)受小組組長指揮進行運作本計畫之運作首重團隊要合作及檢核要務實。團隊運作架構圖參考圖7

image

 

 

 

 

 

 

 

 

 

 

7、生生不息團隊運作架構圖

 

6.與五大成果評核指標之扣合性

 

1)在學生學習(SL)構面,能達到輔導每位學生適性發展,幫助每位學生學習成長進步,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能力等目標。

2)在課程教學(CT)構面,能活化教學技巧,達到發展多元教學與評量的目標。

3)在專業發展(PD)構面,能達到強化專業發展機制,提升教師研發能力的目標。

 

4)在自主管理(SM)構面,能達到學校提供多元管道且進行有效

對話,善用自我改進的資訊回饋系統,發展自主管理動能等目標。

5)在資源整合(RI)構面,能達到開發與整合相關資源,充分運用

資源支援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等目標。

6)成果評核指標量化質化指標檢核表如表2;為落實績效檢核每學期

定期次填報子計畫自我檢核表/活動評估表並提出檢核分析報告,俾利自我成長及輔助計畫修正。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image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