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常見的假酒/偽酒種類- 如何分辨及避免?
每隔幾年就會爆發一些假酒的事件,讓喜歡酒的大家人心惶惶……究竟為什麼有人要做假酒?假酒有哪些種類?不小心喝到假酒又該怎麼辦?讓我們一起好好來了解「假酒」吧!
假酒的種類:真.假酒- 摻雜工業酒精(甲醇)
這是最最惡劣的假酒,因為喝下甲醇可是有可能失明或死亡的!
一般來說是為了節省成本,因此不肖廠商才摻入便宜的工業酒精充數; 又或著是私釀酒技術不佳,導致成品中的甲醇含量過高。甲醇本身其實不具備毒性,但在體內會被分解成甲醛,再被氧化成甲酸,引起代謝性酸中毒而損害神經系統。
現在已經不太有直接用工業酒精混酒的事件了,上一次發生是在2002年,但甲醇過量的事件還是有的,大家還是要小心。
合成酒、三精一水- 食用酒精、香精、糖精
這種假酒到近幾年都還有看到,像是之前台灣有酒廠用食用酒精混葡萄汁低價販售給婚宴、或者是沒有米的合成米酒等,大陸也常常有合成的中式白酒(還有人戲稱「新工藝白酒」)在市面流竄。
「三精一水」指的是食用酒精、香精、糖精,雖然說喝下去對身體沒有立即的危害(只要他不是用甲醇來調和),但這種酒也是欺騙消費者,利用劣質低價酒牟利。
如何判斷是否為三精一水酒?
有幾個比較簡單的判斷方式:
- 搓揉:最常見的判斷方式是將酒倒在掌心搓揉,真酒在摩擦後還是會保有香氣,但三精一水酒的味道會潰散無味、或是僅有刺鼻的不好聞味道。
- 聞香:將酒倒進杯中再倒掉,過10來分鐘之後聞空杯的香氣,酒精勾兌會嗆鼻且沒有太多其他風味。
仿冒酒、低價充當高級酒、假年份
除了直接仿製外,最近常見的手法是收購真酒的酒瓶,然後在內部充入廉價酒款,封瓶之後用真酒的高價賣出。因為瓶子和包裝盒都是真的,這種假酒比較難被發現。在一些拍賣網、X寶有時候會看到有人收購或販售真酒空瓶,後來被拿去做什麼大家可想而知,價格水漲船高的日威、麥卡輪、級數葡萄酒等常有這種詐欺方式。
各酒廠通常會有一些防偽方式,需要好好注意一下。
如何減少買到假酒的機率
- 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酒款:找信譽良好的商家、代理商,不要買來源不明的酒,尤其如果酒的價格特別便宜一定要小心。
- 請賣家出示當初購買的來源:如果是跟個人賣家收購二手酒品,可以確認一下之前是否有之前購買的紀錄。
- 注意酒的外觀特徵:現在許多酒廠都有做防偽標示,像是雷射標、刻印甚至每瓶酒都有編號。也要注意酒標、瓶口鉛封有沒有異常。
- 風味:如果你常常喝同一個酒款,當發現風味有明顯不同的時候就需要注意。(當然不同批次可能會有差異)